根據動脈病變的特點和要求,功能各異的導絲應運而生,對于導絲功能的優略主要通過以下4個方面評價。
導絲的調節力
導絲的調節力即導絲的操控性,是指術者旋轉導絲近段(體外金屬推送桿段)時,其尖端隨術者旋轉、扭動的能力,反映導絲尖端在人為操縱下的靈活性。調節能力越強,導絲到達、跨越病變的能力越強。調節力取決于核心鋼絲的直徑以及導絲尖端的結構,如核心鋼絲的過渡段越短,其尖端的操控性越差。
導絲的柔順性
導絲的柔順性指導絲順應血管自然狀態通過病變的能力。主要決定于核心鋼絲的直徑、過渡段的結構形態以及核心鋼絲與導絲尖端的連接方式。核心鋼絲直徑越粗,導絲硬度越大,柔順性越小。長過渡段的設計使導絲具有更好的柔順性,更易通過扭曲的血管和側支血管。而核心鋼絲直接與導絲尖端連接增加了尖端的硬度,柔順性勢必降低。
導絲的推送力
導絲的推送力指導絲在術者操縱體外推送桿作用下通過病變的能力。取決于核心鋼絲的硬度(直徑)以及過渡段的設計方式。核心鋼絲越粗,過渡段呈平緩的錐型,推送力的傳導較為均勻,較階梯型過渡段的設計更容易通過扭曲和成角的血管病變。柔軟、推送力差的導絲,因其尖端柔軟,運動容易受阻,不易發生血管穿孔,操作比較安全。而推送力強、尖端較硬的導絲容易造成血管夾層或穿孔。
導絲的支持力
導絲的支持力指導絲作為經皮腔內冠脈成形術(PCTA)中球囊和支架的輸送導軌,在病變血管,特別是復雜病變血管中的穩定程度。亦指導絲體部的硬度,與軸心鋼絲直徑和材質有關。